支教:一段永不磨灭的时光

期次:第11期       查看:104




  学生记者 王凯雯
  新学期伊始,我校2014级美术学、小学教育、生物、化学等师范专业的同学们赴临朐、安丘等偏远地区,开始了为时一个学期的支教生活。他们演绎着学生老师的双重身份,在传递知识的过程当中,充实自己,体验着初为人师的喜悦。
转变身份,初为人师
  一次青春路上的特殊体验,可以是心态的改变,或是对青春的重新审视,也可能是价值观的重塑。
  2014级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生物学专业的周慧敏被安排在了安丘实验中学进行支教,当她独自一人站在讲台上的时候,心里着实为自己捏了一把汗。“现在的高中生都是零零后,我这个1995后竟然和他们产生了代沟,这是我无法理解的一件事情。”说起自己第一次面对一群和自己相差无几的孩子并给他们当老师的时候,周慧敏脸上一片茫然。尽管如此,她还是尽量调整着自己的节奏,努力使自己看起来不那么慌张。“我是他们的老师,如果我都紧张害羞的话,那他们岂不会笑话我。”周慧敏的话语中透着几分轻松。
  “作为一名老师,不仅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教学技能,还得能够灵活处理学生之间的关系。”支教生活刚开始不久,周慧敏班里的学生就给她来了个“下马威”:两个男孩子打得不可开交,让周慧敏措手不及。当自己多次劝说无效时,周慧敏觉得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打击,自己受了很大的委屈。学校的老教师看到这种情况,悄悄地把她拉到一边,开导她做事要寻求方法。冷静下来之后,周慧敏找来两个打架的学生分别谈话,了解了他们产生矛盾的根源,并最终促成了双方握手和解。这次意外事件之后,她感触很深:“处理矛盾如果只是老师一个人劈头盖脸的训斥,学生反而游离在外。恩施并威,循循善诱,更能促进问题的妥善处理,把发现问题的过程交给他们,让他们在思考中发现自身的问题,然后我再给他们剖析问题的严重性。让他们自己直面错误,比我直接指出要来得有效。”
  从开始的看晚自习,到旁听课,再到自己上讲台面对台下数十双渴望的眼睛,前往安丘市景芝镇景东小学支教的李芳心生无限感慨。一次临时调课,导致她的课前准备并不是很充分,只是粗略地看了一遍课本。但在讲课的过程中,她发现有几个女生特别认真的做笔记。那一刻,李芳感觉就和有人在狠狠地打了自己一个耳光一样“他们对我是完全的信任。我作为老师应该对得起他们的信任,所以从那节课开始,我决定以后要提前备课。”说完,她脸上满是愧疚。
糗事频出 依然坚持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在这半年的支教时间里他们与学生的对视,更是与平行时空中自己的重逢,翻阅流沙般的青春记录,反思着自己曾经的幼稚与叛逆,在选择支教的这一刻都化作了成长的日记。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2014级历史学专业的纪银爽所在的支教学校是安丘市职工子弟学校,担任双语五年级一班的语文老师。当她第一次踏上三尺讲台,开始她人生第一堂课时,激动的心情导致自己无比紧张。“但是望着学生们一双双好奇的眼睛,不知为何,我的心里顿时有了底气。”孩子们渴望的眼神给了纪银爽莫大的勇气。一次语文课上,为了缓解自己紧张的心情,她提前准备了一首歌缓和课堂氛围,结果,当自己按下播放键的时候,录音机却在这个时候罢了工,一点声音也没有。豆大的汗珠瞬间滚满了纪银爽的额头。突如其来的状况打乱了她的节奏,一时之间不知如何是好。“我也不知道当时怎么想的,就那么给学生唱了起来,而且那还是我第一次在这么多人面前唱歌。”说到这一点,纪银爽忍不住笑了起来。令她没有想到的是,下面的学生竟然也跟着小声哼唱起来,这个现象给她吃了一颗定心丸,在手忙脚乱当中,她完成了人生当中的第一堂课。
  和纪银爽一样,美术学院的丁宁也被这这图突如其来的身份转换忙的焦头烂额。刚来临朐县东苑小学的时候,走在路上遇到对自己问“老师好”的学生,丁宁经常因为自己心中对“教师”这个身份的“不认可”而慢半拍,常常是等到学生走了好远之后,自己才反应过来。一声延时的“你好”回应,常常引得身边同行的老师开怀大笑。
  与其他人不同的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张天尧则要面对的是一群3至6岁的小朋友。“教小朋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赞美他们。”在一次游戏中,张天尧发现班里的一个孩子在模拟厨房中煞有介事的做着炒菜的动作。张天尧毕恭毕敬地来到小朋友的身边,用羡慕的眼神看着他,左一句大厨右一句大厨喊着,这下子一下拉近了她和小朋友之间的距离,并得到了对方热情的款待。和小孩子打交道,张天尧自有一套方法:“小朋友的世界简单,纯粹,他们想象力丰富,所以你要细心观察他们做的事情并赞美他们,这样就很容易把他们逗乐了。”
支教是一段永不磨灭的时光
  “想到或许分离后也许会再见,但也有可能就再也见不到了。要走的那天,我想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临走前的那一个下午全是姜如梦的课,第一节课讲完了最后一份试卷,第二节课考前注意嘱咐了一遍又一遍,孩子们一反常态,端正的坐在课桌前。下午第三节课的时候姜如梦兑现了自己当初对孩子们许下的承诺——给他们讲一讲自己的大学,让他们听听外面的世界。课堂的最后,姜如梦收到了来自全班同学的四十多封信,“当打开信封的时候,看着他们歪七扭八的笔迹,当时我就哭了,我一哭他们也哭,这让我很心疼。”回忆起那时的情景,姜如梦仍然难掩激动的心情。
  支教归来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徐敏,曾在自己的文章里将过去某些难忘的时光比喻成琥珀。“但我喜欢的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对此有更好的比喻:它们太烫,所以就给它们浇上纪念的汤汁——最好的胶质,把它们变成肉冻。”是的,四个月的支教生涯对于徐敏她们来说,就是这么一种肉冻般的存在:摸在指尖尚有余温,虽然即将被封存,但依然充实着骨肉相连的喜乐哀伤,等待着人们检阅和品尝。
  再次回到校园,四个月的顶岗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恍如隔世,但却历历在目:从开始的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习惯;从备课到上课,从熟悉教材到摸索教法;从学生们怯生生的问候到亲密无间的打招呼,从家长因为不晓得我姓名称呼我为猫咪老师(微信昵称叫猫咪)到最后亲切地交谈……有辛苦,有快乐,也有迷茫和彷徨。徐敏在支教日记中这样写道:支教带给我的成长和改变太多,如果有机会,我还是会义无反顾的去选择支教,因为那里有最需要知识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