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凸显专业优势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期次:第18期    作者:王云  本报记者   查看:330






  我校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1999年被确定为山东省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7年被确定为山东省特色专业建设点。现在该专业建设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并形成了一定特色。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为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对中学数学教师的要求,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实践教学环节的理论研究,确立了既强调理论基础知识的教学又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培养的课程体系及相关的教学内容,形成了课堂教学、实践训练、科技活动、教育实习相结合的开放式教学模式。
  以强化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为重点,形成了以《数学模型与数学实验》课程为主体的数学应用类课程群;立足于适应中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以加强教师职业素养和从事数学教学的基本能力培养为重点,对 “中教法”类课程进行了整合,改进了《中学数学教学法》的教学,加入了教学技能训练环节和相关教学技能的培养环节;立足于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要求,以信息技术在数学学习和教学中的应用能力培养为重点,设置了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等课程,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信息技术类课程体系结构;立足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为重点,设置了不同类型的选修课,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为重点,加大了实践教学的比重。
  突出应用能力培养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学的应用性特点越来越明显,伴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数学教师教育专业化已是大势所趋,这些都对承担数学教师教育任务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提出了新的要求,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通过研究,明确了实践教学体系在数学教育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形成了以“训—赛—制—研—教”五环节为基本架构的实践教学体系。
  为了解决实践教学组织实施与运行体系的可操作性,该院在教学改革过程中通过积极探索,在实际教学中形成了以“理论基础与实践训练相结合、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主导作用相结合、训练操作与文档撰写相结合、校内地与校外基地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为主要内容的“五结合”实践环节,教学模式。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进行课程化规范管理,形成了以“有合理固定的教学时间安排、有明确适用的教学内容、有完善可行的考核评价体系、有素质优良的实践指导教师、有长期稳定的实践基地”为主要内容的“五有”措施的实践教学监控体系。
  培育专业建设特色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注重加强和深化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在教学研究和改革中培育专业建设的特色,从而全面促进专业建设。近几年先后承担并完成了“山东省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数学教育实践与实验教学体系建设”等4项省级教学研究课题。在近两届山东省普通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中,获得省一等奖1项,省三等奖2项,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成果显著,专业建设特色基本形成。
  结合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学生应用能力培养。在山东省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建设项目的研究实践过程中,该院通过改革高师数学教育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确立了高素质中学数学教师的培养模式;通过对于数学学科基础理论的研究,突出加强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的联系,在专业教学中突出师范特点;改革《数学教学论课程》,形成较为完善的中学教学内容,突出教学技能训练,形成了系统可行的“教、训、说、讲、赛”的中学数学教育学类课程的教学方法;以建设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课程为基础,将数学建模实践训练和 “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相结合,变单纯的竞赛活动为人人参加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强化了教师和学生的CAI素质培养的研究,形成了系统的研究成果,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该项目的研究成果 《突出应用能力培养,加强师范类数学专业建设》获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改革基础学科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在山东省教学研究项目 “数学教育实践与实验教学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过程中,在对传统的基础教育学科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体系结构清晰、教学内容完整、教学模式可行、保障措施有效的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明确了以“技能训练-科技竞赛-课件制作-教育科研-教育实习”为基本架构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在实践教学模式上,实现了“五结合”:强调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每个实践教学环节,都要以专业理论和教育理论作为基础,既要让学生会做,又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学生充分发挥主体地位,教师指导应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实践为主,实践教学过程中的组织小组协作与小组交流,在评价过程中重视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主导作用相结合;在所有的实践教学环节中不仅要求学生要动口讲、动手练,而且要求学生形成完整的书面材料,训练操作与文档撰写相结合;注意充分发挥校内基地和校外基地的互补作用,校内打基础,校外促强化,校内基地与校外基地相结合;作为实践教学课程的补充,成立大学生数学建模协会和各种兴趣小组,积极开展校级数学建模竞赛、教学大奖赛、课件制作大赛等课外实践活动,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强化了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每个实践教学环节,不论是采用集中或分散方式进行,均在教学计划中明确规定具体的时间安排;每个实践教学环节均制定教学大纲,规定教学内容和组织方式,编写教学指导书;每一个实践教学环节均制定考核标准和评价办法;每一个实践教学环节建立以具有高级职称教师为负责人的指导教师队伍,并且保证数量和人员的相对稳定;建立了条件良好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和一批稳定的校外实习定点学校。该成果通过省教育厅组织的专家鉴定,在国内同类院校中达到领先水平,在2009年教学成果评奖中获得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
  以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为重点,注重学生信息技术素质培养。明确提出了数学专业信息技术类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通过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构想,并付之教学实践,同时将这些研究成果应用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信息技术类课程建设,在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合理设置了信息技术类课程。开展了较深层次的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的研究,加强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形成了系统的理论研究成果,《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理论与方法》一书比较系统地研究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的理论性研究成果,有着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的鲜明特色。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课程建设和实践教学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正式出版了《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实用教程》系列教材,均被列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这是计算机辅助学科教学的教材首次被选为国家级规划教材,在该课程建设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研究成果“数学专业信息技术类课程体系构建与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的研究”获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在教材、实践基地、教学资源建设方面也取得了明显成果。正式出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部,自编了“中学数学教学技能训练”等实践教学指导系列讲义4本。建有专门用于《数学建模实训》和《数学CAI综合训练》的实训机房,用于学生技能训练的微格教室和课件制作室。校外定点实习学校进一步完善,并尝试着手与部分中学建立协作伙伴关系,主要包括中学数学教学讲课、说课、评课、优秀案例的音像资料,中学数学优秀课件和课件素材,数学建模优秀实例资料和学生优秀教案、课件、作品和论文资料等教学资源不断完善。
  发挥学生主体地位通过对学生跟踪调查、对用人单位的走访和学生参加各种科技竞赛活动成绩分析,专业建设有力地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扎实,该专业的历届本科毕业生的考研率在25%以上,处于合理水平,其中有部分同学考入浙江大学等名校。学生进入研究生学习后整体上表现较好,有部分学生进入南开大学等高水平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学生的实际能力明显提高,2006、2007、2008届毕业生的试教、说课能力在就业求职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在潍坊一中的教师招聘中,在与众多名校和研究生学历的应聘者的竞争中,该专业的3名学生同时被录用。有4名本科毕业生自愿参加西部支教活动,为西部大开发建功立业。各种科技竞赛活动系列化、常规化,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活动的组织过程中,近3年来有30多人获奖,其中获得国家二等奖4项、省级一等奖3项,省级二等奖8项,省级三等奖1项,并获得优秀组织奖。
  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基础,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建设任务,我们坚信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在今后的工作中,会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特色培育,凸显专业优势,促进专业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