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 亲

刘作民

期次:第20期       查看:40


    父亲的手艺,那是顶呱呱的。家里用的筐、篓、笊篱,都是父亲手工编制出来的。春天,柳条刚发芽的时候,把柔顺的、粗细均匀的枝条用镰刀削下来。先将枝条一端的皮剥掉一点,然后,一手握住中端,另一手握住剥去一点皮的枝条,轻轻往外拉,光滑洁白的柳条就抽出来了。父亲用这些枝条编成笊篱、小箩筐、小篮子,既美观又实用。父亲还用绵槐或是比较粗一点的其它枝条编成筐和花篓,圆形、方形的,大的、小的都有。我们放学后,常常挎着这些篮子去拔猪草,或是背上花篓到坡里拾柴禾。
  父亲是个文化人。他的毛笔字也不知是什么时候练就的。每年春节,贴的对联都是父亲写的。他的字遒劲俊朗,一看就是有功底的。父亲写好一幅后,我就拿起来摆到旁边晾着。平时,父亲根本不动毛笔,也没这个时间,只是到了春节才一展笔艺。后来,每年的春联由哥哥来写,再后来,就由我来写。从那以后,父亲再也没有写毛笔字的机会了。
  父亲还很有文艺范。小时候,我发现家里有根竹竿,一米长吧!时常拿着玩,用它当“刀”当“枪”。后来,发现竹竿上面有一排孔。就去问父亲,这才知道,原本的玩具,其实是一种乐器,叫“箫”呢,是父亲当年上学时吹奏过的。他拿着箫,给我讲解,如何运用指法,如何运气。然后,就熟练地吹奏起来。悠扬的乐曲从那不起眼的“竹竿”里飘散出来,太美妙了,太神奇了!于是,我就想跟父亲学吹箫。但那时,白天上学,放学后就帮父母干家务活。我没时间学,父亲也没时间教。因而,也就不了了之。最令我得意的一件事,是跟父亲学会了查四角号码词典。忘记是怎么说起来了,父亲说家里有一本词典,他就像一个老师,不认识的字就会告诉你。我又来了兴趣,翻箱倒柜,费了好大的劲才把词典从床底下的一个小木箱里找了出来。那是一本比较陈旧的词典,纸张都泛黄了,封皮也有些破损,里面的字都是繁体。在父亲的指导下,我很快就学会了查四角号码词典了。当时,父亲教给的口诀“横一垂二三点捺,叉四插五方框六,七角八八九是小,点下有横变零头”。四十年过去了,如今,四角号码词典也早已被淘汰了,可回想起来,这口诀依然记得那么扎实,背得那么熟练。
  书法,吹箫,查四角号码词典,父亲是什么时候学会的呢?可惜,父亲在世的时候,没有问过他,但我猜测,这些“技艺”应该是在他的学生时代练就的。父亲毕业于县城的一所中专学校。那个年代,上学能到这个层次就很不一般了。毕业后,父亲就在县城的一个工厂上班。多年之后,因为母亲一个人在家,带着几个孩子生活,太累了。县城离家有三十多里地,平时,父亲也帮不上家里什么忙。于是,父亲毅然放弃了城里的这份工作,回家务农。真是太可惜了!
  尽管后来父亲受了那么多的苦,他的哮喘病就是因为到邻村修水库,劳动强度很大,还吃不饱,感冒了,也硬扛着,久而久之,留下的后遗症,但他从没有说过一句抱怨的话。平时话就很少,大多时候都是沉默。他用默默无闻的劳作给了我们一个温暖的家。生活虽然清贫,却开心快乐。父亲瘦弱的身躯在孩子们的眼中就是一座稳稳的靠山。
  如今,父亲走了,再也见不到他了。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一闭上眼睛,关于父亲的一幅幅画面就呈现在面前。
  少年时的我,总是盼望着父亲干活早点回来,因为他常常给我们带来惊喜。各种鸟儿孵化的季节。父亲干活时,偶尔会在草丛中捡到一窝小鸟蛋,我们见到后禁不住欢呼雀跃。煮熟了,满足了久未开荤的味蕾。秋天,父亲有时摘来一嘟噜红红的山果。我就和妹妹弟弟一人一颗分了吃,酸酸的、甜甜的。有时,父亲捕来一串蚂蚱,他总是将蚂蚱串别在苇笠上,我们会第一时间往苇笠上瞅。活蹦乱跳的蚂蚱先是成了我们的玩物,再成为桌上的美餐。冬天,搞大寨田的时候,整地,有时会翻出冬眠的豆虫。将豆虫拿到烧火的余烬上烤了吃,又酥又香!在少年时我的记忆里,父亲的爱,就是那可口的珍馐美味!
  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后,我家的生活逐渐好了起来。那时,我长大了,每当节假日,总是回家帮父母干农活。夏季,时常和父亲一块到玉米地里锄草、松土。每次,往往,干不了多长时间,父亲就招呼我歇歇再干。自己率先到树荫下休息,我随后也跟着过去。不到晌午,天热了,他就早早地收工回家。可是,他自己一人出工的时候,中间却很少休息。无论天多热,总是干到晌午才回家。其实,我明白,父亲是怕热着我、累着我啊。在青年时我的记忆里,父亲的爱,就是那细致入微的体贴!
  岁月匆匆,我也到了中年,父亲已成了年迈的老人了。每次回家,一进门,就看到父亲坐在沙发上。我走过去,坐在父亲的身边,问问他的身体情况,聊聊家常。在家陪父母吃顿饭,洗洗碗筷,拖拖地,扫扫院子。每次要离开的时候,父亲总是很不舍,总是问能不能再住一晚。望着父亲那期待的眼神,怎么能忍心拒绝呢?所以,每一次,我都是尽量留下来多陪陪他老人家。人到中年的我,真真感受到,父亲的爱就是对亲情久久的期盼!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好多个夜晚,在梦中和父亲相见。我知道,在我的心中,父亲从没离开过,他不会离开,永远也不会离开。(下)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