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识“搬运工”到价值“领航人”

———外国语学院课程思政建设侧记

期次:第39期    作者:本报记者 张丹琳 学生记者 成璐瑶   查看:153


11月18日下午,一堂特殊的观摩课,在外国语学院3236教室举行。这是该院副院长张学祥讲授的课程思政示范观摩课。

示范课上,张学祥以自己教授的《英国文学史及选读》中“Robert!Burns(罗伯特·彭斯)”一节为例,为全体教师呈现了教学设计过程。基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三位一体原则,教学案例通过“课前预习———课堂展示———课后反思”三部曲,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全过程,在做中学,在学中思,使其由原来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变为知识的提炼者和价值的探索者。通过教与学的良性互动,教师由知识“搬运工”变为价值“领航人”,在提升学生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实现了对其核心价值观的塑造。

“通过张老师的课堂,我们能真正感受到知识的美与内涵。”“张老师真正把中国文化渗透到一个新的领域,给我们一种别样的感觉,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张老师讲课的特殊之处在于培养学生的美感,并且张老师让学生自己设计课堂反思,既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张学祥的课程思政示范课得到了师生们的认可与赞赏。

最高明、最有效的思政教育往往是通过各个学科专业和各门课程自然渗透、有效迁移来实现的。据教务处副处长侯金奎介绍,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学校出台了《潍坊学院课程思政实施方案》,充分挖掘课程中的德育元素,纳入教学大纲和教材、讲义内容,融入课堂。2020年,在实施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中,学校设立了课程思政专项。

在张学祥的带领下,外国语学院的众多老师开始对课程思政建设进行探索,肩负起身为教育者的使命与责任担当。目前,外国语学院有省级课程思政教研和科研立项各一项,市级课程思政精品课程一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一门,校级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两项。

 

身正为范 探索真正教育

 

“刚开始搞课程思政是自己孤军奋战,与一些同行(包括一些外语界专家)就如何在外语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时,他们往往不以为然,认为课程思政与外语教学没什么关系。他们让我怀疑自己是否在无中生有,自找麻烦。”张学祥说道。

西方文化在中国青年学生当中曾经盛极一时,冲淡了中国传统文化,甚至有反客为主的现象。这让张学祥意识到身为一名外语教师,自己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使命就是帮助学生重拾民族文化自信,客观理性地对待外国文化。2018年教育部印发了《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其中第三条明确规定,高校教师要“传播优秀文化”“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无疑坚定了张学祥引导学生“学好外国语,做好中国人”的信心和决心:“外语课程思政不但可以搞,而且可以大有作为!”

深刻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使其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在张学祥看来这并不是信手拈来之事。“我发现如今社会上道德滑坡和学生‘学习力’不足的现象日益严峻。另外,近年来,我在外语教学中开始关注中西文化的对比,旨在双重文化语境中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审美情趣和将知识系统化的能力。”张学祥说。

既要充分认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又要艺术精准、适时适度地开展课程思政,不断提高课程思政育人能力,这就需要专业课教师一方面有广阔的知识面,努力做到“古今贯通”“中西贯通”和“文理贯通”,另一方面要提高政治站位和对世界、国家、社会形势的敏感性,将授课内容与时代脉搏紧密关联,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为此,张学祥更加关注时事,不断提高对国内外新闻、文化、访谈等节目的敏感性,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旨在随时将有关内容与自己的课程相联系。比如,央视的《经典永流传》栏目为讲解莎士比亚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在导入部分通过汤显祖,以启发式教学引出莎士比亚,让学生在认识新知的同时重温中华经典,再次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张学祥从中深受启发。他认为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中西两种文化的自由切换,让学生在熟悉与陌生之间感受两种文化的异同和各自的魅力,逐步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

“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张学祥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盐”的比喻通俗易懂地阐明了进行思政的重要性和艺术性。同时,在他看来专业课教学中的思政要“如盐在肴,化于无形”,有机融入教学全过程。

 

中西交合 凸显文化自信

 

“每一门课都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实施课程思政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举措。深挖课程思政元素,容思想性、审美性和时代性于一体,是我一贯的课程设计理念。”张学祥老师说道。

本次的示范观摩课上,张学祥老师首先对《英国文学史及选读》中的“RobertBurns(罗伯特·彭斯)”这一人物展开讲述。他没有事无巨细地列举其全部人生经历,而是从诗人对苏格兰濒危民间艺术的收集整理中引出“非遗情节”这一思政要素,从而与樊锦诗、李云鹤祖孙三代的“敦煌情节”进行水到渠成的联系。然后,张学祥为让学生在双重文化语境中提升思辨力、民族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让学生将彭斯的代表诗作ARed,Red Rose、My Heart’s in theHighlands分别与中华诗词《上邪》《菩萨蛮·枕前发尽千般愿》《沁园春·雪》进行对比阅读。最后,基于“金课”标准,张学祥向学生布置具有高阶性、创造性和挑战度的作业,要求学生仿写感动中国人物(樊锦诗)的颁奖词,用英汉双语为自己喜欢的一名作家或诗人写一份颁奖词。

“张老师上课的内容并不假大空,而是真正切实地把中国传统文化、人生的态度以及中国人物与外国文化、国外人物紧密联系起来。 (下转二版)

 

---------------------------------------------------------------------------------------------

(上接一版)

比如在讲到华兹华斯的《水仙花》这首诗歌时,张老师就会联系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生态这方面的追求,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来给我们进行讲述,让我们真正去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提高我们的文化自信。”外国语学院的赵燕鸽同学说。

张学祥注重提升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的学习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的反思自觉。“他会要求学生在课后写课堂反思,但和我们不同的是,他要求学生自己设计版面,进行配图,而且设计要有美感,包括字号,行距等都有具体要求。张老师就是在这些小事上体现出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对文学的热爱以及对工作的严谨,这些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董娜老师说道。

张学祥的课程思政与时代的发展紧密结合,把家国情怀渗透到课程的方方面面,向学生传达作为大学生的责任与使命。“我体会到张老师的用心,也在张老师的课堂上真正学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例如,张老师在讲解英国文学中的诗人时,会与我国文坛中的诗人作对比,我们在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同时,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了解。我们都可以怀揣一颗文心去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美,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世界文化。同时,也明白了中国青年之责任与担当。”外国语学院的封帅同学说道。

成效显著 彰显育人价值

“目前看来,我认为课程思政的效果可以分为显性和隐性两个方面。”张学祥老师说道。在他看来,显性成效体现在:通过学生的学后反思、作业、试卷和结课后的匿名问卷发现,他们都能不同程度地将课上老师渗透的思政内容内化于心。而隐性成效体现在:通过课前预习和小组讨论,既提升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总结凝练问题的能力,又增强了其团队意识与合作能力,课堂展示的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公共演讲能力,通过“在做中学”加深了其对知识的理解。

外国语学院对课程思政的新探索,对老师和学生的意义都非常重大。“张老师的课对我有很多启发,开阔了我的教学设计思路。以后我会从多渠道、多角度、跨学科地把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对比,挖掘出其他学科、领域中与文学课相关的素材,提炼出具有思政特点的材料,有机地融入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孙丽丽老师说道。

对于学生来讲,课程思政课堂不但不刻板、生硬,反而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张老师的课堂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他在讲解的过程中会加入一些中外故事、实例来便于我们理解。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书本知识,更多的是一种前行的力量与丰富的精神世界。”外国语学院的张岬婷同学说。

外国语学院在课程思政的开展过程中实现了“双赢”。一方面,要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老师自己必须练好内功,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文化素养。这个过程会让老师真正体会到“终生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加深对“立德树人”内涵的理解,捕捉到教育的真谛,增强其培育时代新人的使命感和紧迫感,从而提升其职业幸福感。另一方面,学生在参与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既可以感受到课程的生命哲学内涵,也可以在饱富价值观教育的课程内容中涵养健康人格,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德育是教育之首要元素,不重视德育的教学活动不能称其为教育。“课程思政表面上看是一个新概念,实则是教书育人在新时代旨在突显‘育人’维度的另一种提法,这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积极回应。”张学祥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