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艺术人生

期次:第20期    作者:张志成   查看:62

(接上期)父亲的教育不是强迫的,特别注重兴趣爱好和方法。他用手头上现有的书法帖子,示范着教我们去临写,那时我也就有十二三岁的样子,学着临摹楷书,对柳体的筋骨气最有感觉,也相对写得最好。父亲批改时就说:“那你就写柳体字吧!”。写了一段时间后,他又开始引导我们去临写行书,我对黄山谷的行书尤为感兴趣,先从《松风阁》法帖入手临写,看似行云流水的黄体字,实则非常难驾驭,长毫中锋笔大开大合,父亲在旁边耐心地说:“要想写好黄体字,握笔是关键,执笔不能太低,要留出提按的运行空间。”我尝试着临摹,确实效果不一样,慢慢地逐渐找到了书写的快感和“屋漏锥沙”之意。

父亲的厚爱一直伴随着我们成长,在人生的道路上,有他为我们指点迷津。记得一九九零年,他曾替我做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抉择。一九八九年全县招考机关文字秘书,我报名参加了考试,当时考“公文基础知识、政治、写作”三门科,揭榜时我总成绩排在十几名,但写作尤为突出,单科以95分的高分名列前茅,父亲得知后格外地高兴,他对我说:“你在电力上工作,公文知识接触得少,以后从事文秘工作还能补上,写作可是个综合能力的事啊!”我们张家,自古以来对文章写作最为看重,父亲也尤为看重这一点。后来经过考察、培训,我被分配到档案局工作。说句实在话,当我看到调动函时,心里有点犹豫,毕竟已经在电业公司工作了三年多了,那时的工资也是机关的两三倍,父亲看出我的心思,举了很多例子说:“论工资收入,眼前是亏了点,但从长远看,你更适合干文差事,也更有发展前途!”就这样,听了父亲的话,入了档案行,一干就是三十年。

父亲的绘画技艺淹于书法的名气,其实他骨子里的才气在文在画,书法只不过是用抽象的线条和墨色干湿来表达胸中之臆。有一次他刚画完一幅《梅石图》,我从外面走了进来,看到案桌上的画面,我不禁脱口而出:“这幅画好!”只见满眼洇墨浸染,枯藤般的梅枝缠绕着一柱怪石,在峙石干枝上施以丹青梅红,苍劲的墨线似有若无,折枝处犹如骨节,陡然斜势而出,气韵不俗,给人以凌空独放的傲立之美。父亲看我这么喜欢,提笔写下“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的诗句来勉励我,并意味深长地写到:“志成长子存”,落款:“鲁石张柱”。每每看到这幅画,不禁生出无限遐思和怀念。

父亲的爱好和熏陶对我们子女影响很大。每逢春节前夕,我家有个传统,那就是在老爸的带领下书写春联。他写门对,我们有写“福”字的,有写“出门见喜”的小条幅、小门档的,把屋里的空地摆的满满的,有的字蘸墨多,晾干慢,干脆就两人托着纸,来回在火炉上方烘烤,满屋里弥漫着浓浓的墨香,真的很怀念过去那种味道。

父亲的培养教育方式因人而异,不拘泥常规,总是出人意料。一次他在临习板桥体时,休息喝水的空挡,志勇弟拿起毛笔,有模有样地照着写了几个字,父亲看后精神一振,叫过志勇说:“你以后就多练习板桥体吧!”按正常初学者来说,要先写楷或始从隶书入,而“板桥体”是“真隶相参”的六分半体,没有几年的书法功底,用笔就很难驾驭,何况书体打破了篆、隶、正、行、草各体的界限,字形恣肆、怪诞、奇崛,且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形成一种疏密错落、揖让相谐的“乱石铺街”之状。父亲正是看准了志勇弟这方面的书法天赋,让他强化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上初一的志勇在省总工会、妇联、教育等六部门联合举办的“全省少年儿童书画大赛”上,以一幅“让人非我弱,得志莫离群”的板桥体对联,获得一等奖。从那以后,志勇弟更加有信心、更加勤奋,苦练各体书法。

上高一时,安丘一中新校门落成,学校委托父亲书写一中新牌匾,当书写“安丘县第一中学”竖牌时,父亲写了几个“第”字,总是感觉不理想,这时候志勇刚放学回家,情不自禁地拿起毛笔写了个“第”字,父亲眼前一亮,欢喜地说:“好!就用这个‘第’字了。”父子俩人联袂书写校牌,一时传为美谈。

志勇在父亲去世十年后,发表了一篇《父亲》的纪念文章中说:“那是父亲生病卧床三个月的一天早晨……父亲深吸了口气,仿佛将宣纸与墨汁的香味吸入体内,又充满了无穷的力量。父亲左手支撑着病体,右手轻压着宣纸,拿起毛笔,写下了‘无欲则刚,有容乃大’八个大字。我凝视着父亲的身影,不敢相信一个被死神折磨了三个多月的病人,竟写出这样雄健有力的书法作品。一个月后,父亲离我远去了,但父亲的身影深深地烙在我的记忆里。”父亲是真正做到了“生命不息,艺术不止”的强人。

父亲的博爱不仅仅施洒在我们兄弟身上,而且对待小妹志鸿也是如此。记得很清楚,父亲经常讲古代的卫夫人、现代的周慧珺等女书法家的故事,潜移默化地给志鸿妹树立学习样板。天长日久,志鸿的《兰亭序集》临写的神采飞扬,笔法日臻成熟。她的硬笔书法也有了质的飞跃,钢笔字劲健有力,看上去不像是女孩子书写的。小妹的写作水平也很见功底,曾任单位的文字秘书。下班回来的她,颇有些劳累,依着被子在床上眯着眼小憩,这时的父亲拿过毛笔快速的给她画了一幅半躺着的素描肖像,并跋曰:“诗文书画余都爱,尤爱女儿之文采,新到单位初动笔,惊起潍坊老秀才”。(连载八)